【讀書札記】《理財就是理生活》:想要心想事成的人生,得好好「管錢」!

Alice Lee
Dec 10, 2022

--

圖片來源:China Times Group

人的一生有限,總能看到社群網站上,各式各樣打卡、玩樂的人,彷彿過著隨心所欲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心想事成的人生,人人都愛,然而,想過上心目中舒服的日子,就必須適當應用稀缺資源──「時間」與「財富」。本篇文章想分享《理財就是理生活》的讀後心得與應用。

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
  • 作者: 水湄物語
  • 內容簡介:

大部分的人都存在的前途迷茫,這本書,用「錢」的角度幫你解惑。作者水湄物語,一位擁有超過四百萬付費用戶的知名投資理財學院──長投學堂的創始人,以36個易學易用的理財工具,包含巴菲特二十打孔法、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法等,幫助讀者從錢的角度整理和規畫人生。

  • 個人推薦指數:4/5

想要完成多少夢想,90%以上取決於「錢」!

《理財就是理生活》的主題環繞在找到人生最重要的事,然後分配時間與金錢完成,因此,財富管理和人生管理,有強烈的連結。作者「水湄物語」的經歷和我十分雷同,一開始穩定上班,後重返校園,再進入大型組織賣力工作,不同的是,累積資產後,我不知道要如何更妥善地管理。本書淺顯易懂,協助毫無理財基礎的人快速建立起財富管理的全盤觀念。

《理財就是理生活》從最稀缺的資源--「時間」談起,運用「巴菲特二十打孔法」逐一篩選,可以訂出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,並且從中挑選出簡單、立即完成的事項和需要金錢支撐的夢想。再者從「夢想」的角度延伸到「資產分配」,書中建議利用「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法」:要命的錢10%、保命的錢20%、生錢的錢30%、保本的錢40%,穩定增加資產、築夢踏實。

圖片來源:財富系統

理財比想像中的更輕鬆!

看完這本書後,有三項日常生活就可以運用的小小技能,想推薦給同是「理財小白」的大家:

減少「拿鐵因子」

「拿鐵因子」這個詞,來自於「休閒時去喝一杯拿鐵的時間」,也可以看成是「隨手一杯拿鐵的錢」。減少拿鐵因子,就是省下不必要的小錢,積少成多,比如記下每天喝飲料的費用,一個月後檢視自己喝了多少飲料,花了多少錢,這些花掉的飲料錢換算成真正想要的物品,是不是可以帶來更多的快樂呢?在點飲料的時候,多想10秒鐘,省下來的錢可以當作出國旅遊或是買精品的基金。

配置「生錢的錢」

過去的薪水配置法,只有分配生活費與存款,沒有想過「以錢賺錢」,接觸到《理財就是理生活》後,我蒐集各家資訊,重新劃分占比,把每月固定存款的金額裡,再分配20–30%小額投入目前最夯的「ETF」,開始創造奈米級被動收入。才開始大約1年時間,有跟著股市震盪不安的時候,但是總結下來,平均每個月多了一點點小錢,滿有成就感的。

重視「複利」的重要性

股神巴菲特之所以是世界富豪,靠的是從小積累的複利成果,如果有額外的收入(如年終分紅、被動收入或副業收入等),不要急著全部花掉,而是規劃成「生錢的錢」,存股或是定存都有利率,可以用錢滾出更多的錢。像是拿到股息時,將其累積成第二張股票的金額,時間一久,甚至不用花到任何錢,就可以再購入一張新股票,雖然延緩了享樂,以長期面來看,確實不無小補、事半功倍,盡早開始會盡早享有時間帶來的紅利。

圖片來源:Matters

只要有心想做,理財永遠不嫌晚!

《理財就是理生活》內的金融看法比較生活化,以大學生或是職場新鮮人的實例協助讀者找出人生熱情,再用理論去實踐心中渴望,讓理財平易近人,成為自然而然的一部份,推薦給完全不懂,想鼓起勇氣清點資產,卻不知道如何著手的人。若已經投資多年,想了解更多「投資標的」、「報酬率」等資訊的人,可能就會比較不適合喔!

圖片來源:商周財富網

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,做相關規劃時,千萬要量力而為,避免因小失大。喜歡這次的讀書分享,請用力拍手多多給我鼓勵,也歡迎留言討論相關理財資訊吧!

--

--

Alice Lee

Keep writing and sharing. Popdaily page: https://www.popdaily.com.tw/user/297635 #career #travel #food #relationship #life #poper